2020年,“自主招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教育部推出的全新教育改革举措——强基计划。本文中,小编将结合强基计划的相关文件,与大家深入探讨报考强基计划的利弊,并解答关于强基计划是否由国家安排就业的问题。
一、报考强基计划的利与弊
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既然是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在政策上必有一定倾斜。
好处
1、国内顶尖的教育资源
强基生可以获得国内最顶尖的教育资源。2024年教育部公布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只有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首的39所“双一流”A类高校,参看名单,全部为985院校。这39所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几乎可以理解为,如果学生通过强基计划进入这39所高校的基础学科,就获得了该专业国内顶尖高校最为优质的基础学科教育资源。
2、国内顶尖的师资力量
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十点工作的意见》中第五点培养模式的描述,强基生将会在入学后有机享受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的培养模式,获得该校最优质的师资力量。
3、升学优先权(考研、直博)
从强基计划的目的可以看出,强基生就是国家为重大战略领域培养的后备人才,所以在升学方面有着政策性的倾斜。
强基生入学后如果成绩持续优异,可以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获得优先权。可以简单理解为,同等条件下,强基生将率先获得这些权益。
4、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会
对强基生的未来发展,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十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有提及,文中说: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机构或部门吸纳强基生的加入。这样可以和国家级专家、科研人员甚至科学家一起学习工作的机会是普通毕业生很难获得的。
弊端
1、可选专业类型少
强基计划仅涉及了少数基础学科,还以理工类学科较多,学生可做的选择较少,尤其是文科生。2020年是第一年招生,重点聚焦了7个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
注意一点,强基计划,顾名思义“强基”,重点培养是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强基计划毕竟刚刚起步,仅有一年的试点经验,未来也有再拓展新专业的可能。
2、不能转专业
原则上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的学生入学后是不可以转换专业的,未来考研、直博也多在原有专业内进行深耕。这里提醒考生,如果是想像“自主招生”一样,通过这种手段降分进入知名院校,那不能转专业的问题就要深刻思考了。
3、学业时间长
强基计划要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基础学科想要拔尖,必要深耕。所以不少院校的强基生结合考研、直博的优先政策都采用的是本硕博的培养模式,学业时间长,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都相对较多。
4、就业问题
强基计划仅仅实行了4年,关于就业还看不到太多前景,如果学生学业不能持续优秀,那么基础学科的就业就会相对较难。
二、强基计划国家安排就业吗?
参考强基计划公布的各项意见和内容,其中并没有提到关于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只提到了关于考研、直博、公派留学等方面的优先政策以及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部门机构吸纳强基生的倡导。
强基计划自2020年启动以来,首批强基生目前仍处于大学四年级的学习阶段,因此尚未有可供参考的就业案例和数据。然而,从教育部为强基生提供的各项倾向性政策来看,他们显然受到了高度关注和优待。虽然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安排强基生的就业情况,但截至目前,从官方发布的关于强基计划的文件中,我们并未看到对强基生就业的具体化安排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