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填志愿怎么填?看填报与录取规则(全国多省)

陆老师     

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主要分为两大类:院校专业组模式、大学专业(类)模式。每个省份采用的填报规则不相同,院校专业组模式下含有专业调剂,而大学专业(类)模式下则不存在调剂。

志愿填报与录取规则在不同省份有所不同,以下是相关介绍。

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规则

(一)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的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2025年首次实施新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

(1)志愿填报要点

合理确定院校范围: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排名,参考往年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选定几所适合的院校。比如,成绩排名在全省前5%的考生,可以考虑冲击顶尖高校;排名在10%-20%的考生,则可选择一些中高水平的院校。

深入了解专业组设置:每个专业组包含若干具有相同选科要求的专业,考生需根据自己的选科情况选择适合的专业组,并注意专业组内是否有不愿报考的专业,以避免调剂风险。

灵活选择志愿组合:考生可以在同一所院校内选择多个专业组,也可以跨院校选择不同的专业组,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学科特长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灵活安排志愿组合。

注意调剂和风险管理:明确是否愿意接受专业调剂,若组内有不喜欢的专业,需谨慎考虑。如考生物理、化学成绩好,但某专业组内包含材料化学等不感兴趣的专业,且不想被调剂到该专业,就需斟酌是否选择该专业组。

(2)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组可能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二)采用“大学+专业(类)”模式的省份:河北、贵州、重庆、浙江等。

大学专业类招生是高校将相近专业合并为“大类”,学生入学后通过1-2年通识教育再分流至具体专业。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5年将“化工与制药类”拆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独立招生,而江西财经大学则取消经济学类等7个大类,改为21个专业单独招生。

大类招生的优势在于提供专业探索期,但存在分流风险。如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分流时,需结合高考成绩、大一绩点、面试表现等综合评定。教育部2023年明确要求,大类培养方案需与招生方案一致,禁止将冷门专业“捆绑”热门专业提升最低投档线。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采用“小大类”模式,将8个大类细化为27个专业组,提升选择透明度。

(三)规则对比与风险规避

差异核心:院校专业组以“组”为投档单位,存在组内调剂;大类招生以“类”为培养单位,入学后分流。如“专业(类)+院校”模式(如浙江)无调剂,直接锁定具体专业;而专业组模式需警惕组内冷热专业搭配导致的调剂风险。

退档规避:无论何种模式,均需符合选科、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硬性要求。如河南2025年规定,同分考生按语文数学之和、单科成绩排序投档;青海采用等级赋分制,再选科目按比例划分等级,确保跨学科公平。

趋势展望:教育部持续规范大类招生,要求高校完善培养方案与分流机制。如中山大学2023年取消大类招生,恢复按专业录取;西南大学则扩大大类培养范围,细化专业分流规则。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学科优势及院校政策,理性选择“先确定组”或“先确定类”的填报路径。

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需兼顾策略性与前瞻性。考生应依托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一分一段表”、院校招生章程,结合“冲稳保”梯度原则,科学规避退档风险,最终实现“分数价值最大化”与“专业选择最优化”的双重目标。

文中提到的大学

广东-广州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陕西-西安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湖北-武汉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