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下文将展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所有招生专业在2024年高考中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帮助大家了解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的高考录取数据。

一、202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本科批物理类
2024年在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426分~500分。下文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本科批物理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00分
2、小学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89分
3、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81分
4、地理科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70分
5、经济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62分
6、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英语、商务英语,办学地点:主校区):462分
7、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62分
8、应用心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62分
9、化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62分
10、物理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60分
11、生物科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55分
12、学前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55分
13、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454分
14、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54分
15、人工智能(办学地点:主校区):452分
16、社会工作(办学地点:主校区):452分
17、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52分
18、农林经济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51分
19、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450分
20、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49分
21、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449分
22、文化产业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48分
23、应用统计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47分
24、应用化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47分
25、日语(办学地点:主校区):445分
26、天文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43分
27、化学工程与工艺(办学地点:主校区):438分
28、生物技术(办学地点:主校区):436分
29、旅游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36分
30、能源化学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433分
31、茶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31分
32、植物保护(办学地点:主校区):426分
本科批历史类
2024年在贵州历史类考生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474分~526分。下文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本科批历史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26分
2、历史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12分
3、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12分
4、小学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12分
5、地理科学(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508分
6、社会工作(办学地点:主校区):505分
7、应用心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504分
8、经济学(办学地点:主校区):503分
9、学前教育(师范类,办学地点:主校区):499分
10、民族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92分
11、日语(办学地点:主校区):489分
12、文化产业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86分
13、农林经济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82分
14、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482分
15、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英语、商务英语,办学地点:主校区):479分
16、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75分
17、旅游管理(办学地点:主校区):474分

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分及录取位次排名(2024年)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位次排名 |
---|---|---|---|
历史 | 本科批 | 474 | 28779 |
物理 | 本科批 | 426 | 113898 |
对于2025年贵州历史类考生来说,高考位次超过28779名,则有机会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录取。
对于2025年贵州物理类考生来说,高考位次超过113898名,则有机会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录取。
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创建于2000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是贵州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院校。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1年成为贵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是贵州最早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新建本科高校,2018年高质量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验收;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同时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及“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5年获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高校;2016年入选全国100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支持学校;2017年“高水平、有特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8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教育部19所人工智能学院项目本科院校;2020年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