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可查询到的最新一年地区专业分数据,上海市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分数线排名第一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其最低分为569分。分数线排名最低的是上海立达学院,其最低分为393分。
注:本文仅收集整理了上海财务管理本科大学在市内2024本科招生的最低分数线排名,2025届考生可将其当做择校资料参考。

一、上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排名
2024年上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在市内招生分数线排名最高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其收分为569分,位次排名4317名。
下面是上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分数线排名情况,可供2025届考生参考:
分数 排名 | 学校名 | 2024 分数 | 专业 方向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569 | 智能化方 向 |
2 | 上海财经大学 | 566 | 智能化方 向,办学 点:主校 区 |
3 | 华东理工大学 | 557 | 智能财务 方向 |
4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527 | 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 ,办学点 :松江校 区 |
5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524 | 中外合作 办学,中 加合作, “4+0 ”模式, 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 ,办学点 :松江校 区 |
6 | 上海师范大学 | 505 | 办学点: 新生就读 校区为奉 贤校区 |
7 | 上海政法学院 | 498 | 办学点: 校本部 |
8 | 上海海事大学 | 497 | 办学点: 临港校区 |
9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486 | 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 ,上海市 属高校应 用型本科 试点专业 |
1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477 | 办学点: 松江校区 |
11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463 | 办学点: 校本部 |
12 | 上海商学院 | 462 | 办学点: 奉浦校区 |
13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442 | 财务分析 方向,上 海市一流 本科专业 建设点, 上海市应 用型本科 试点专业 ,办学点 :嘉定区 胜辛北路 1661 号 |
14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440 | 国际注册 会计师培 养,上海 市一流本 科专业建 设点,上 海市应用 型本科试 点专业, 双语教学 ,ACC A(国际 注册会计 师)方向 ,办学点 :嘉定区 胜辛北路 1661 号 |
15 | 上海杉达学院 | 439 | —— |
16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433 | 特许金融 分析师培 养,上海 市一流本 科专业建 设点,上 海市应用 型本科试 点专业, 双语教学 ,国际课 程合作, CFA( 国际特许 金融分析 师)方向 ,与美国 西弗吉尼 亚大学联 合培养, 学生可赴 美国西弗 吉尼亚大 学学习, 办学点: 嘉定区胜 辛北路1 661号 |
17 | 上海杉达学院 | 429 | CIMA 方向 |
18 | 上海立达学院 | 393 | 办学点: 松江区车 亭公路1 788号 |
注:同一所院校因为招生类别、招生批次不同,可能会有多个分数线名次。
二、上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最低分
由上文整理的分数表格可知,2024上海市本科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最低分如下:
最低分:393分
也就是说,考生想要上市内财务管理本科院校,分数至少要在393分以上。
下面是上海财务管理本科最低分院校的基本情况:
上海立达学院(最低393分)
办学性质:民办;
地理位置:上海;
院校综合实力排名:校友会民办Ⅱ类全国排名65名;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4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量为1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1%;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为1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4%,其中具有正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30人。拥有"双师型"教师105人,占专任教师的30.3%;现有兼任教师78人。学校生师比为17.4:1,基本符合本科办学的要求。
学校官网网址:
http://www.lidapoly.edu.cn

需要注意的是,录取分数具有不稳定性,建议同学们参考大学的最低录取位次。
三、上海财务管理专业最好本科院校
1、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内知名的财经类高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多进入金融、经济、会计等领域工作,深受企业青睐。上财学子遍布各大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2、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优势学科。学校科研实力强劲,多项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制药、新材料等行业,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有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为特色,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学校与海外高校及企业合作紧密,提供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实践机会。毕业生就业多涉及外贸、金融、市场营销等领域,尤其在跨国公司、外贸企业中受到欢迎,展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