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可查询到的最新一年地区专业分数据,湖北省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分数线排名第一的是三峡大学,其物理类最低分为569分。分数线排名最低的是湖北恩施学院,其物理类最低分为424分。
注:本文仅收集整理了湖北通信工程本科大学在省内2023本科招生的最低分数线排名,2025届考生可将其当做择校资料参考。

一、湖北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排名
2023年湖北通信工程专业本科院校在省内招收的考生类别包含物理类考生,分数线排名最高的是三峡大学,其2023年收分为569分,位次排名35020名。
下面是湖北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分数线排名情况,可供2025届考生参考:
分数 排名 | 科目 | 学校名 | 2023 分数 | 专业 方向 |
---|---|---|---|---|
1 | 物 | 三峡大学 | 569 | —— |
2 | 物 | 武汉工程大学 | 567 | 5G移动 互联网方 向 |
3 | 物 | 三峡大学 | 559 | —— |
4 | 物 | 武汉纺织大学 | 553 | 办学地点 :阳光校 区 |
5 | 物 | 湖北师范大学 | 524 | —— |
6 | 物 | 湖北理工学院 | 501 | —— |
7 | 物 | 武昌首义学院 | 474 | 5G特色 班,大一 就读嘉鱼 校区,大 二起就读 武汉校区 |
8 | 物 | 文华学院 | 464 | —— |
9 | 物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462 | 5G |
10 | 物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 学院 | 455 | 中兴通讯 班 |
11 | 物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 院 | 453 | —— |
12 | 物 | 武汉工商学院 | 446 | ICT实 验班 |
12 | 物 | 武昌工学院 | 446 | 5G移动 通信技术 |
13 | 物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 息工程学院 | 444 | —— |
14 | 物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 息工程学院 | 443 | 移动通信 方向 |
15 | 物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 441 | —— |
16 | 物 | 汉口学院 | 439 | 5G技术 方向 |
17 | 物 | 武汉晴川学院 | 435 | 北斗卫星 导航 |
17 | 物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435 | —— |
18 | 物 | 武汉晴川学院 | 434 | —— |
19 | 物 | 湖北恩施学院 | 424 | —— |
注:同一所院校因为招生类别、招生批次不同,可能会有多个分数线名次。
二、湖北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最低分
由上文整理的分数表格可知,2023湖北省本科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最低分如下:
物理最低分:424分
也就是说,物理考生想要上省内通信工程本科院校,分数至少要在424分以上。
下面是湖北通信工程本科最低分院校的基本情况:
湖北恩施学院(物理最低424分)
办学性质:民办;
地理位置: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院校综合实力排名:校友会民办I类全国排名29名;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师851人,其中专任教师642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占比84.83%,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5.05%。建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近50个,形成了以医学为重点,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优势学科和培育学科群2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600余万元,纸质图书近104万册,电子图书近68万册,资产总值达18.81亿元;建有实习实训基地160多个,附属医院3个,临床学院7个。学校还立足国际化发展,与韩国湖西大学、庆云大学等多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湖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共建2个硕士生培养协同创新基地。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首批省科协校企合作院士(专家)工作站单位。
学校官网网址:
https://www.hbesxy.edu.cn/

需要注意的是,录取分数具有不稳定性,建议同学们参考大学的最低录取位次。
三、湖北通信工程专业最好本科院校
1、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位于湖北宜昌,是一所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深厚的工科背景,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土木工程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众多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知名企业工作。
2、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湖北省属重点大学,位于武汉市。学校化工、材料等专业颇具优势,科研实力强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化工、制药、新材料等行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3、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中国知名的纺织类高校,位于武汉市。学校以纺织、服装等特色专业著称,同时也在艺术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有所建树。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不仅在纺织服装行业有广泛就业前景,也在设计、艺术、管理等领域表现出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