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普通批次可填报学校数量为8至112个不等,可填报专业数量为20至800个不等。具体数量取决于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志愿设置情况。
本文将梳理31省市志愿填报相关内容并提供冲稳保参考比例。

一、2026年高考志愿一共可以填几个学校与专业
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与专业受不同地区志愿模式、单个志愿可填数量、志愿总数影响。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主要分为“院校专业组”与“专业(类)+学校”两种。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2026年高考志愿设置情况。2026年各省市采用的高考模式与2025年保持一致,依循往年惯例,志愿设置大概率也将维持稳定。因此2025年志愿设置情况在当前阶段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2025年31省市普通批次志愿设置概况: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可报考学校数量=志愿总数
可报考专业数量=志愿总数*单个志愿可填报专业数量
院校专业组模式中,考生以“1个院校+N个专业”为单位填报。可填报院校数量为8至50个,可填报专业数量为40至800个。31省市中最常见可填院校数量为45个(如安徽、江西),40个次之(如黑龙江、吉林)。
专业(类)+学校模式中,考生以“1个院校+1个专业”为单位填报。可填报院校与专业数量为20至112个,其中最常见可填报院校与专业数量为96个(如重庆、青海)。

二、冲稳保参考比例
在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下,合理分配冲稳保三个梯度的志愿比例是提高录取成功率的核心策略。
以下比例和方案均为通用参考,考生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个人倾向进行个性化调整。
(一)院校专业组
该模式存在专业调剂的可能性,考生需设置充足的保底志愿。
冲稳保参考比例:
冲击型方案为3:2:4;稳妥型方案为1:4:4。
1、冲击型志愿填报方案参考
| 院校数量 | 冲院校数 | 稳院校数 | 保院校数 |
|---|---|---|---|
| 8 | 3 | 2 | 3 |
| 9 | 3 | 2 | 4 |
| 10 | 3 | 2 | 5 |
| 18 | 6 | 4 | 8 |
| 20 | 7 | 4 | 9 |
| 24 | 8 | 5 | 11 |
| 25 | 8 | 6 | 11 |
| 30 | 10 | 7 | 13 |
| 40 | 13 | 9 | 18 |
| 45 | 15 | 10 | 20 |
| 48 | 16 | 11 | 21 |
| 50 | 17 | 11 | 22 |
2、稳妥型志愿填报方案参考
| 院校数量 | 冲院校数 | 稳院校数 | 保院校数 |
|---|---|---|---|
| 8 | 1 | 4 | 3 |
| 9 | 1 | 4 | 4 |
| 10 | 1 | 5 | 4 |
| 18 | 2 | 8 | 8 |
| 20 | 2 | 9 | 9 |
| 24 | 3 | 10 | 11 |
| 25 | 3 | 11 | 11 |
| 30 | 3 | 14 | 13 |
| 40 | 4 | 18 | 18 |
| 45 | 5 | 20 | 20 |
| 48 | 5 | 22 | 21 |
| 50 | 6 | 22 | 22 |
(二)专业(类)+学校
该模式无专业调剂风险,考生可适当提高冲刺比例。
冲稳保参考比例:
冲击型方案为3:2:3;稳妥型方案为1:4:3。
1、冲击型志愿填报方案参考
| 院校数量 | 冲院校数 | 稳院校数 | 保院校数 |
|---|---|---|---|
| 20 | 8 | 4 | 8 |
| 40 | 15 | 10 | 15 |
| 60 | 23 | 14 | 23 |
| 80 | 30 | 20 | 30 |
| 96 | 36 | 24 | 36 |
| 112 | 42 | 28 | 42 |
2、稳妥型志愿填报方案参考
| 院校数量 | 冲院校数 | 稳院校数 | 保院校数 |
|---|---|---|---|
| 20 | 3 | 10 | 7 |
| 40 | 5 | 20 | 15 |
| 60 | 7 | 30 | 23 |
| 80 | 10 | 40 | 30 |
| 96 | 12 | 48 | 36 |
| 112 | 14 | 56 |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