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制备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就业方向与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这一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根据浙江高考一段数据可知,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4年录取分数线最高(658分),值得2025年高考生重点考虑!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与前景
就业方向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多种行业。例如,他们可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工作。这些行业对高性能、多功能材料的需求迫切,为材料工程师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空间。此外,能源、环保、生物医疗等领域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门就业方向。在新能源材料的开发、环境治理材料的研制以及生物医学材料的创新等方面,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就业前景方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呈现出十分乐观的态势。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推动下,材料科学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新材料技术竞赛也为这一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职业发展平台。不仅如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材料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非常看好。无论是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都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有志于投身这一行业的学子来说,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挑战。
二、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4年录取分数线
下文为2025届高考生整理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大学2024年在浙江省一段的录取分数线汇总,最低分是492分-658分。
如果你是浙江高考成绩拔尖的高考生,请重点考虑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这些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师资力量强、专业水平高,值得大家报考!
大学名称 | 专业名称 | 最低 分数 |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2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1 |
四川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1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47 |
深圳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44 |
北京化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42 |
华北电力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42 |
中国矿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3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36 |
福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30 |
西南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9 |
南昌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9 |
太原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2 |
太原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1 |
云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18 |
华南农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10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9 |
海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8 |
宁波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5 |
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4 |
青海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3 |
上海海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0 |
天津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8 |
成都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8 |
浙江师范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2 |
长沙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0 |
西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9 |
中国计量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8 |
华侨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7 |
昆明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5 |
天津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8 |
安徽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1 |
温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71 |
青岛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9 |
江西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9 |
西华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8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6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3 |
吉首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2 |
大连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7 |
河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7 |
湖南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5 |
宁波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3 |
湖北师范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2 |
安徽工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9 |
新余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8 |
西北师范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7 |
烟台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5 |
宿迁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2 |
台州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1 |
太原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29 |
河南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22 |
重庆文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17 |
湖南文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15 |
长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05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92 |
运城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92 |
河南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92 |
珠海科技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