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理工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下文将展示山东理工大学所有招生专业在2025年高考中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帮助大家了解山东理工大学各专业的高考录取数据。

一、2025山东理工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一段
2025年在山东考生中,山东理工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485分~577分。下文是山东理工大学在山东一段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77分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68分
3、法学:567分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562分
5、法学(经济法学):560分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56分
7、法学(国际商法):555分
8、软件工程:554分
9、会计学:554分
10、汉语言文学:553分
11、自动化:551分
12、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50分
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48分
14、电子信息工程:547分
15、通信工程:545分
16、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544分
1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43分
18、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创新实验班):543分
19、机械电子工程:542分
20、人工智能:541分
21、微电子科学与工程:540分
22、测控技术与仪器(新工科创新实验班):539分
23、车辆工程:537分
2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36分
25、英语(师范类):536分
26、测控技术与仪器:535分
2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535分
28、网络与新媒体:534分
29、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类):534分
30、新能源汽车工程:534分
31、能源与动力工程:533分
32、英语:532分
33、金融学:532分
34、金融学(数字金融方向):532分
35、机械电子工程(师范类):531分
3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31分
37、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贸易方向):531分
38、工商管理:531分
39、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31分
40、数学与应用数学:530分
41、社会工作(新文科实验班):530分
42、统计学:530分
43、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29分
44、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融资方向):529分
45、信息与计算科学:528分
46、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范类):528分
47、社会工作:528分
4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24分
49、交通运输:524分
50、工业工程:523分
5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23分
52、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522分
53、能源化学工程:521分
54、工业设计:521分
55、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农机动力工程方向):521分
5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20分
57、交通工程:520分
58、材料科学与工程:518分
59、农业智能装备工程:518分
60、数字经济:517分
61、金融科技:516分
62、化学:516分
63、生物工程:516分
6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515分
65、化学工程与工艺:515分
66、材料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计划):515分
67、资源勘查工程:514分
68、地理空间信息工程:514分
69、制药工程:513分
70、物理学(师范类):512分
71、矿物加工工程:512分
72、采矿工程:512分
73、应用化学:511分
74、食品科学与工程:511分
75、化学(师范类):511分
76、化学工程与工艺(师范类):510分
77、工程管理:510分
78、测绘工程:510分
79、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计划):509分
8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508分
81、生物科学:508分
82、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508分
83、生物科学(地方专项计划):507分
84、土木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方向):506分
85、测绘工程(地方专项计划):505分
86、生物科学(师范类):503分
87、采矿工程(地方专项计划):499分
88、资源勘查工程(地方专项计划):497分
89、环境工程(地方专项计划):496分
90、矿物加工工程(地方专项计划):496分
91、生物科学(地方专项计划,师范类):495分
92、纺织工程(地方专项计划):492分
93、土木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建筑工程方向):485分
94、土木工程(地方专项计划,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方向):485分

二、山东理工大学在山东的最低分及录取位次排名(2025年)
批次 | 最低分 | 位次排名 |
---|---|---|
一段 | 485 | 222707 |
对于2026年山东考生来说,高考位次超过222707名,则有机会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
三、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齐国故都、中国陶瓷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山东淄博,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