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 2 | 草业科学 |
| 3 | 功能材料 |
| 4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 5 | 生物技术 |
| 6 | 历史学 |
| 7 | 大气科学 |
| 8 | 地理科学 |
| 9 | 化学 |
| 1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11 | 物理学 |
| 12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 13 | 生物科学 |
| 14 | 经济学 |
| 15 | 材料化学 |
| 16 | 行政管理 |
解读: 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哲学 |
| 2 | 经济学 |
| 3 | 金融学 |
| 4 | 法学 |
| 5 | 国际政治 |
| 6 | 社会学 |
| 7 | 民族学 |
| 8 | 思想政治教育 |
| 9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10 | 汉语言文学 |
| 11 | 英语 |
| 12 | 俄语 |
| 13 | 新闻学 |
| 14 | 历史学 |
| 1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1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17 | 物理学 |
| 18 | 化学 |
| 19 | 应用化学 |
| 20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 21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22 | 地理信息科学 |
| 23 | 大气科学 |
| 24 | 地质学 |
| 25 | 生物科学 |
| 26 | 生物技术 |
| 27 | 生态学 |
| 28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 29 | 材料化学 |
| 30 | 通信工程 |
| 31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3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34 | 信息安全 |
| 3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36 | 地质工程 |
| 37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 38 | 环境科学 |
| 39 | 草业科学 |
| 40 | 临床医学 |
| 41 | 麻醉学 |
| 42 | 口腔医学 |
| 43 | 预防医学 |
| 44 | 药学 |
| 45 | 护理学 |
| 4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47 | 市场营销 |
| 48 | 会计学 |
| 49 | 人力资源管理 |
| 50 | 公共事业管理 |
| 51 | 行政管理 |
| 52 | 戏剧影视文学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 1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 2 | 应用物理学 |
| 3 | 应用气象学 |
| 4 | 材料物理 |
| 5 | 功能材料 |
| 6 | 土木工程 |
| 7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8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 9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 10 | 环境工程 |
| 11 | 基础医学 |
| 12 | 医学影像学 |
| 13 | 医学检验技术 |
| 14 | 农林经济管理 |
| 15 | 音乐表演 |
解读: 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计划在2019—2021年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继续查看:兰州大学全部王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