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票人数:94人
综合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5% |
四星 | 19% |
三星 | 5% |
二星 | 2% |
一星 | 9% |
学生投票人数:102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9% |
四星 | 12% |
三星 | 7% |
二星 | 3% |
一星 | 9% |
学生投票人数:92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4% |
四星 | 17% |
三星 | 6% |
二星 | 6% |
一星 | 7% |
学生投票人数:86人
就业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8% |
四星 | 11% |
三星 | 8% |
二星 | 4% |
一星 | 9% |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业创新精神,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将控制、管理等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在冶金、汽车、机电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从事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等课程。三、就业方向和领域毕业生可在冶金、汽车、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从机械设计、智能制造、生产管理、设备智能运维以及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工作。四、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始建于1980年,是我校开办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为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个。
五、办学特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面向冶金、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为目标,深化“项目导向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接近工程实际的课程项目体系,逐步形成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知识为主线、以智能运维为专业特色,突出应用,面向冶金、汽车、装备制造行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理论与扎实的实践能力。六、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专业教师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工程百人层次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1人,本溪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3人,本溪市第三届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本溪市优秀教师2人。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本溪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承担本专业专业课程(含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共计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1人;中青年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有18人;35名教师主要来自12所院校,这种分布较广泛的学缘结构,为各种教学理念的融会和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办学条件实验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本专业实验室拥有实验设备900台件,总值4629.6万元。现有省级工程中心一个,工程训练中心、快速成型实验室、CNC实验室、工业模块实验室、测试技术实验室、液压实验室、气动实验室等十余个实验室。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机械振动噪声检测与分析实验室美国专家参观实验室八、创新创业教育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以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辽宁省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机器人等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学生大赛前制作现场九、人才需求和就业前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将再创新高,就业前景也将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