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招生层次:本科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一、专业概况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北京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汽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最大。我院顺应行业发展,依托我院计算机类等优势专业,及时调整了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主要培养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试验、汽车智能产品集成与测试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引领学生进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二、专业特色及优势1.“专业互补+强势企业”专业建设平台。车辆工程专业隶属于信息学部,信息技术类和智能制造类两大专业群为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跨专业支持;与北汽集团长期的校企合作,为实现校企共建、共研、共育,联合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强有力的平台,助力你成就梦想!2.“师资、课程、基地”三位一体校企共育培养模式。“工程师+教师”联合创新团队承担教学,校企联合开发实用的理实一体课程,使你能够感受到技术和知识的魅力;先进的校内汽车试验中心和广泛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可以快速提升你的实践能力。校企共育,使你快速成长为企业急需人才。3.“大平台、专方向、重实践”开放式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构成,平台课程为你选专业奠定了宽基础,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赋予你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拓展课程满足你考研升学、跨学科发展等需求。你不仅能够学习本专业,而且能够跨专业或转专业学习。4.“五层递进、课外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基础实验平台、专项实训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实训平台、岗位实训平台”五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学科创新比赛、技能强化营、技术创新工厂等丰富的第二课堂,为你施展才华,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三、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北京汽车行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依托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素养,掌握汽车基本理论和现代汽车新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汽车底盘集成设计、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试验和检测等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设计、试验、检测、制造、管理、服务和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四、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试验方向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动汽车设计基础、汽车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等。汽车智能产品集成与测试方向课程包括:车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车载网络原理与应用、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智能车设计等。五、教学条件(一)依托优势专业和强势企业办学我校内依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外托北汽集团开设交通工程(汽车工程技术)和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提供了跨界专业支持;与北汽集团长期的校企合作,为实现校企共建、共研、共育,联合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经与北汽集团等20余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20多家企业设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设了多个定向培养订单班。(二)成立“智能制造人才产学联盟”联合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根据《<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我校主校区所在地顺义区被定位中国2025智能制造示范建设区。因此面向顺义地区企业需求,培养智能型制造人才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战略性方向。在顺义区政府的支持下,我校已与当地多家智能制造企业联合成立了“智能制造人才产学联盟”,开展订单培养,切实为京津冀地区和顺义地区的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三)组建“工程师+教师”联合创新团队承担教学。师资团队由专兼职教师构成,专兼职教师共19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专职教师队伍有高级职称8人,博士和博士后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平均年龄36.4岁,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专职教师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基础开展多元智能教育;教师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交通、机械电子和汽车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完成和承担10余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获得1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同时,兼职教师由北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工程师和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家构成,主要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和指导专业实习。“工程师+教师”联合创新团队使学生能够在名师名匠的引领下接受高水平教育,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四)建设“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双基地开展实验实训。本专业建设有功能强大的校内汽车实验中心和广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承担理实一体教学、实习实训、学科大赛、科研和对外技术服务等。校内汽车实验中心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教育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验中心建筑面积为8263平方米,设备台套数量为500余台,总资产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汽车实验中心按照“理实一体、虚实一体、教研一体”原则建设,中心规划分为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智能车实验室、整车测试工程实验室、汽车CAE仿真技术实验室、车辆检测与诊断实训室、车辆综合技能训练实训室、全国汽车维修工程师考试中心等功能区,按课程需要配置设备、资料和各种媒体设施,能够满足学生校内理实一体教学需要,为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还有智能交通工作室、智能汽车工作室、智能制造工作室,大学生双创中心、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等,将课程与大赛、教学与科研、科研与服务融合为一体,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做中学、赛中学、研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在校外和北汽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设有广泛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基地不仅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为学生就业打开了一扇大门。六、职业前景(一)汽车产业变革急需人才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度变革。《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到202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北京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顺义布局“三三二一”,以纯电驱动和智能协同为发展方向,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示范区。汽车产业变革正当时,国家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大规模合作前所未有、对核心技术突破的愿望前所未有。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大批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汽车人才,汽车人才需求前所未有。《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左右,每年所需汽车人才缺口50万左右。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更加旺盛,至2025年,人才总量将达120万。《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整个行业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2万人,尤其是研发人才缺口过大,严重制约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人才短缺是汽车行业的常态。原因是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总量与产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不匹配,是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二)京津冀一体化急需人才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供给侧改革”,而汽车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时代的转折点。“京津冀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验区”,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为主,重点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制造业。京津冀地区本科层次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学校有15所,每年毕业生数量在900人左右,而本地区汽车制造及关联企业共计3000家左右,其每年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然而,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高尖端人才需求量更大。在《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引领下,在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战略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中,在顺义千亿级产业规模的智能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中,车辆工程专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