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票人数:35人
综合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52% |
四星 | 14% |
三星 | 20% |
二星 | 0% |
一星 | 14% |
学生投票人数:33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58% |
四星 | 21% |
三星 | 6% |
二星 | 9% |
一星 | 6% |
学生投票人数:32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54% |
四星 | 25% |
三星 | 9% |
二星 | 3% |
一星 | 9% |
学生投票人数:32人
就业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52% |
四星 | 18% |
三星 | 6% |
二星 | 9% |
一星 | 15% |
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历史学学士什么是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是运用历史学的理论、方法,对历史资源、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挖掘、调查与评估、综合保护与利用的本科专业。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国家各级文物与文保单位、大型遗址、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生产与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与节日)其中北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本专业重点的研究。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北京史、元明清史、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文化遗产数字化、中国古代建筑等。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1)自1978年成立以来,我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作为国内高校率先践行“应用史学”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2009年本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也是我校唯一入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2020年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雄厚的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实力较为雄厚,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所有教师队伍的81.8%,有博士学位人员占到80%以上。本专业教师先后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众多荣誉称号。(3)教学成果突出。本专业多年来强调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教学改革成果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012年本专业的教改成果《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服务首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毕业生可面向文化与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与机构、拍卖行、中小学等。我专业很多毕业生在首都文化遗产相关单位工作,如国家博物馆有18人,故宫博物院18人,首都博物馆20人。本专业就业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98%以上,有多名学生进入本校中国史学科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本专业已经成为首都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毕业学生大量活跃在北京市文物保护第一线,在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下文物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均有建树,奠定了我专业毕业生在北京文化遗产行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