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库

2024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

摘要: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本页面将展示北京工商大学的学生对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真实评价,包含综合满意度、就业满意度等。
查看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分数线 >

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怎么样?

金融工程(金融科技实验班)专业介绍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前身是金融学专业于2002年设置的金融工程方向,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为金融工程专业。2012年被确立为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被确立为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具有“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017-2018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本专业排名全国第15位(共158所高校参评)。本专业教学成果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本专业所属的应用经济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9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我校国际经管学院有效整合学校金融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经济、商科和计算机学科等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学科交叉,设立金融科技实验班。培养目标金融工程(金融科技实验班)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注重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软件编程、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能够将大数据技术分析方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现代金融服务业,具备金融素养和科技技能的交叉创新型金融应用人才。特色与优势金融科技实验班依托我校在金融、经管、商科和计算机等学科优势,从师资队伍组建、课程体系设置、优势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多个层次贯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特色与优势如下:1.国际化培养模式:金融科技实验班将从课程设置、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多个环节采用国际化标准,加大双语与全英课程比重、通过科研竞赛、学术研讨及短期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和科学实践能力。实验班学生在学校现有“2+2”、“3+1”及国际交换生项目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本专业还将为实验班学生开发有关金融科技类的国际交流项目,完善实验班的国际化培养模式。2.模块化课程体系:金融科技实验班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如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及哈佛大学提出的“整合科学”本科生培养理念,以大数据的金融场景应用为核心目标,突破“专业”培养理念,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实验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以在基础课程模块、金融市场课程模块、计算科技课程模块和科技应用课程模块中灵活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计划,实现个性化培养方案。本专业还将为实验班学生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形式多样的前沿讲座、线上微课和暑期课堂等短期课程模块。3.全程化导师制:金融科技实验班实施四年一贯的“本科生导师制”,突破传统阶段性、单一导师制,为各年级的每一名学生分别配备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由学院骨干教师及业界专家担任。学业导师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学术导师指导学生从大三开始接触研究课题,并在毕业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推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新知识,体现最前沿学科专业知识和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校外实践导师则是来自实业界具有研发及课题需求的一线专业人员,带领学生参与实践问题方案设计,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实现成果转化。师资力量本专业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2020年计划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良好的研究潜力和高质量教学能力的海外博士后、海外博士和有海外留学或访学(一年以上)经历的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或博士后10人,并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业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英国杜克大学、拉夫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海外著名学府。主干课程⦁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Python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量经济学、金融学、金融科技学、专业英语等;⦁金融市场课程模块包括投资学(双语)、金融工程概论、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实验等;⦁金融机构课程模块包括公司金融(双语)、商业银行管理、保险精算、金融监管等;⦁计算科技模块包括现代密码学、软件工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等;⦁科技应用模块包括金融科技学、监管科技、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应用、金融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实践教学金融科技实验班打造“实践教学+科研竞赛+实习实训+”的三级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托金融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优势专业的成熟实验平台开展,集中在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和北京市级多维度全过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实验平台,内设开放型讨论活动室以及综合类软件实验室;科研竞赛环节主要聘请国内外一流师资和有影响力的业界专家,通过行业前沿讲座,组织科研竞赛和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融合活动;实习实训环节,主要依托金融工程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与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签订了23家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同时为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就业与深造本专业学生职业、学业发展前景良好。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平均每年有15%的毕业生考入或保送至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有14%的毕业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约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深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为引领的新的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全球金融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形式和竞争格局,导致金融学科的边界、研究范式不断被打破和被重构,各界对适应当今金融科技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金融科技实验班重视学生多元技能,关注学生的考研、出国和就业需求,毕业生能够获得较多的继续深造机会,重点向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知名高校输送优秀生源,也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工商企业以及金融服务单位,从事银行科技、保险科技、监管科技、智能投顾、程序化交易、资产配置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实验班)专业介绍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始建于1988年,2003年获得“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8年本专业所属的应用经济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三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国际化发展,于2005年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2006年开始招收全英语教学班。现已形成由国际贸易本科实验班、国际商务专硕、国际商务留学生专硕、国际贸易学学硕、国际贸易学博士、国际贸易学留学生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全球化需要的外经贸人才。2020年我校国际经管学院有效整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计算机学科等优势资源,强化交叉学科,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实验班)。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政策法规,适应国内外经贸发展现状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贸易及涉外经济活动的经营与管理工作,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与优势1.国际化建设标准: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建设模式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标准,强化英语沟通能力,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部分课程英语教学、研讨课、中外学生合班授课、实践课跨专业组队等方式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学校与多个国家签署的“2+2”合作协议、“3+1”合作协议及短期交换生等公派留学项目实现我校与国外高校对学生的联合培养。2.实务型教学导向: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实习、课题研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等实践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实务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资格认证,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多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竞赛中获奖,指导教师曾荣获美国认证协会(ACI)国际商务谈判大赛最佳培养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未来商务谈判精英赛”最佳指导老师奖等多项奖项。3.导师制培养模式: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将为各年级的每一名学生分别配备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由学院骨干教师及业界专家担任。学业导师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学术导师指导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研究课题,并在毕业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校外实践导师则是来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带领学生参与实践问题方案设计,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实现成果转化。4.模块化课程体系: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注重交叉学科体系建设,突破传统专业限制,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兴趣及优势在基础课程模块、国际贸易课程模块、管理学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方向上进行灵活选择,实现个性化培养方案。专业还将为学生聘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形式多样的前沿讲座、线上微课和暑期课堂等短期课程模块。师资力量本专业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2020年计划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良好的研究潜力和高质量教学能力的海外博士后、海外博士和有海外留学或访学(一年以上)经历的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或博士后10人,并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国际商务领域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我校现有国际贸易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人。多名教师具有国际贸易实务经验,任职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主干课程⦁基础课程模块: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Python程序设计、计量经济学、大学英语等;⦁国际贸易课程模块: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直接投资等;⦁管理学模块:管理学、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大数据商业分析、金融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实践课程模块:商务英语视听、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外贸单证模拟实验、国际商务谈判模拟、跨境电商模拟实验、大数据分析实训等;实践教学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注重应用型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基地、课题研讨、学科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导师制度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助研和参与竞赛的机会。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国贸知识赛、商务谈判赛等相关学科竞赛。学校为学生提供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管理学案例库、计算机模拟等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团结协作、英语沟通、理论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就业与深造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学生知识面宽广,实操能力较强,就业优势明显,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各类工商企业、科研机构等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业务、管理、科研等工作。2016—2019届国际贸易方向毕业生60%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商贸公司、中外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就职。同时,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攻读硕士、硕博连读学位。近年来,国内考研(含保研)比列约在3%~6.7,国际留学深造比例为30%-45%。本专业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轻松实现国内外培养体系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申请和攻读国外研究生学位。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专业介绍北京工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为发展导向,紧密结合北京工商大学的办学定位。旅游管理专业始建于1988年,是我国较早开设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也是较早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2010年获得全国第一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20年,在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新形势下,我校国际经管学院有效整合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和计算机学科等优势资源,强化交叉学科,设立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实验班坚持以“适应旅游国际化趋势,服务首都文化与旅游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国际化办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多元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与法国拉罗希尔商学院、爱尔兰考克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开展交流互访学习。毕业生已经成为首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成为旅游科研队伍的生力军。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旅游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首都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和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职业经理人。毕业生可在旅游事业单位、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涉外旅行社与酒店及银行、证券、航空公司等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或赴海内外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特色与优势1.国际化建设标准:国际旅游管理属于涉外专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北京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需要,本专业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标准,强化英语沟通能力,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部分课程英语教学、研讨课中外学生合班授课、实践课跨专业组队等方式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以及短期交换生等公派留学项目,提升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水平。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均设有实践教学学时,强化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优势资源,系统打造综合实验实训课程;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拓展境外实习基地和实习项目,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旅游企业实际和获得管理经验。局长课堂、企业家课堂将邀请旅游局长、企业家到学校授课,走进名企合作项目将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实地学习。3.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将为各年级的每一名学生分别配备学业导师和业界导师。学业导师由学院骨干教师担任,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论文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业界导师来国际旅游实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及旅游主管部门领导,带领学生设计实践问题解决方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4.模块化课程体系: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注重交叉学科体系建设,突破传统专业限制,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兴趣及优势在基础课程模块、国际旅游课程模块、管理学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方向上进行灵活选择,实现个性化培养方案。实验班还将为学生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高管及旅游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前沿讲座、线上微课和暑期课堂等短期课程模块。师资力量本专业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2020年计划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良好的研究潜力和高质量教学能力的海外博士后、海外博士和有海外留学或访学(一年以上)经历的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或博士后4人,并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旅游领域专家、旅游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客座教授。我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1人,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1人。多名教师具有国际旅游实务经验。主干课程⦁基础课程模块:大学英语(试听说)、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Python程序设计、计量经济学、论文(商务)写作等;⦁国际旅游课程模块:旅游企业国际化战略、国际旅游地理、国际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中外饮食文化、旅游大数据分析、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管理学模块:管理学、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业与商业模式管理、大数据商业分析、金融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实践课程模块:商务英语视听、国际商务谈判模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实训等等;实践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是本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在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基础上,指导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注重应用型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基地、课题研讨、学科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导师制帮助学生寻找到著名涉外旅游企业实习、助研和参与竞赛的机会。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商务谈判赛等相关学科竞赛。学校为学生提供国际饭店模拟软件、旅游案例库、计算机模拟等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团结协作、英语沟通、理论分析、总结经验的能力。就业与深造国际旅游业发展前景好,就业面广。国际旅游管理实验班的学生知识面宽广,实操能力强,就业优势明显,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就业不限于各类涉外旅游企业(如携程、中青旅等),还包括在政府部门、银行、航空公司、科研机构等。实验班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轻松实现国内外培养体系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申请和攻读国外研究生学位。

继续看: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分数线>
继续看: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选科要求>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行业认证 |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成都圆梦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9003399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5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