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票人数:27人
综合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7% |
四星 | 42% |
三星 | 11% |
二星 | 7% |
一星 | 3% |
学生投票人数:35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1% |
四星 | 25% |
三星 | 22% |
二星 | 11% |
一星 | 11% |
学生投票人数:28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1% |
四星 | 39% |
三星 | 17% |
二星 | 0% |
一星 | 3% |
学生投票人数:28人
就业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1% |
四星 | 21% |
三星 | 28% |
二星 | 3% |
一星 | 17% |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新材料产业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航空材料发展动态,在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方面得到初步训练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专业特色及比较优势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表现为“厚基础,多模式,重创新,强应用”。“厚”指扎实的材料学和化学科学方面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多”指采取多种适合不同情境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重”指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指强调和强化实践和应用能力。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科”“教”相长作用,将科研成果贯穿于本科生理论、实践与创新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课内外一体化”开放教学。面向不同学生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3、就业主要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中,50%进入民航领域从事机务维修、化学品运输管理等工作,25%考研深造,25%进入化工、新材料、管理岗位。攻读研究生院校主要集中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等。在5-10年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不少人已担任主任工程师等职务。本专业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高,50%进入科研院所工作。如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广州民航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