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与制药类(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网址:http://scet.cumt.edu.cn/咨询电话:0516-835910520516-83591054一、招生大类介绍1.化工与制药类化工与制药类包括国家特色专业2个(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矿物加工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2个(矿物加工工程、化工与制药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本专业类注重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和较强的化学工程、矿物加工、化工装备、控制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技术能力,在能源化工、矿物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类每年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四百余名,学生升学/出国率超过30%,就业率超过98%。矿物加工工程(工学学士)(195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学士)(195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应用化学(理学学士)(199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生物工程(工学学士)(200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学学士)(200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培养模式:专业类采取1+3的培养模式,第一年大类平台培养,三年专业培养的模式;第二学年由学生自主选择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平台课程: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主要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主。培养方案简介:专业类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科学基础、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和能源化工等专业知识,能够在矿物加工、能源化工、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并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国际视野,矿物加工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其他专业在各自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专门人才。二、大类所含可修专业介绍1.矿物加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和二期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本专业为我国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本专业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做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专业排名一直保持全国第一。近五年,毕业生升学出国率约为30%,就业升学率约97%。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本专业大力推进教学改革,2012年获得教育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项: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年第二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本专业拥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近5年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纵向、横向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达1.32亿元,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授权专利80余项,发表SCI论文180余篇。本专业为国家培养具有从事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程素养和能力,具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科研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开展国际化办学,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知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可选择“2+2”联合培养或短期出国学习;本专业正在开展优秀学生海外实习活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部分课程聘请外教实行全英文授课。此外,经常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外,专业每年设立“卓越工程师创新训练”专项基金,强化学生的创新时间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课外竞赛获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创新创业等技能。近五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比例约为30%,就业、升学率约97%2.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研究和运用化工等过程工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煤化工等能源相关领域的生产、研发、设计和管理等实际工程问题,该专业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十三五”建设的品牌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是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是。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占专任教师的93.3%,专业施行教授授课制度。近三年,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项目52项,横向项目130余项,科研总经费4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本专业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化工、煤炭转化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专业设有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工三个方向,主要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机械、过程控制、煤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毕业生主要面向涉及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设计、化学计算和制造等工作内容的化工和能源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到国内大学相关专业继续深造,采用国际化办学模式,和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类项目和化工类竞赛,近三年本科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5项,省级和校级创新训练项目4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银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华东区和江苏省化工设计大赛和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等奖励22项。专业年招生规模为90-120人,年平均就业率97%以上,升学出国率34%以上,位于全国前列,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并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代表性人物有:3.应用化学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依托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ESI前1%世界一流学科。应用化学专业2010年确立为江苏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化学实验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教师队伍中97%具有博士学位,60%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17人次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或团队,2人为国际期刊副主编和编委。本专业在碳资源化学、非线性化学动力学和应用电化学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以精细有机合成、能源化学为专业方向,依托学校在煤炭加工与转化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科研条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能源化学特色。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和生产实际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从事应用性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工复合型的应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本专业以理科化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对应化学实验为专业基础课,进行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在高年级设立精细有机合成和能源化学等专业方向,辅助以专业实验、创新实验和实习活动,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实施导师制。部分专业课程采取双语授课或全英文授课形式,确立多种国际合作式人才培养方式。本专业与美国Princeton大学、Brandeis大学、澳大利亚Sydney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可获得国家、学校及专业等不同渠道资助,通过选拔赴国外大学做短期访学交流或攻读硕士学位。近五年来,100余人次参加本专业教师指导的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或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发表SCI论文近20篇。多人次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奖。近年来应化专业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比例为40%左右,除本校录取外,还包括中科院化学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学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100%,新生入学第一志愿率上升到学校前列。毕业生普遍获得了用人单位和考研高校好评。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国矿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内涵,注重学科基础与专业内涵建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658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63%。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教师中有“国家模范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近三年承担各类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17篇。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项目21项。专业建设依托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和化学工程学科支撑发展,现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建成煤炭工业协会“煤加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隔膜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实践平台,协助共建“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煤炭洁净加工与高效转化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等。专业实验室面积1304m2,仪器设备总价值1500余万元。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航天晨光集团、江苏省特检院等14家企业共建了实践教育基地,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突出。近年来,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获得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9项),参与人数200余人,获得全国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奖励1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华东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良好的办学条件、完善的学科体系、丰硕的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和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欢迎报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5.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创建于2000年,拥有生物化工二级博士点、硕士点和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点,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依托,突出生物化工特色。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能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和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在教学实践中,本专业拥有生物工程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每年约有50%学生通过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参与科研项目训练,近五年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近10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1项,校优秀毕业论文5项;同时专业紧密联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目前在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区拥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40多家。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8.78%,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轻工食品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工艺设计、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发、运行管理、生物技术产业管理咨询、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和销售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或本硕博连读,每年研究生保送率20%,主要保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研究所进行深造,也可通过选拔赴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三、优秀校友支同祥,1982年毕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司司长。郭志英,1984年毕业,中共渭南市委常委、富平县委书记。孟晓彤,1990年毕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干二局五处处长。邓晓阳,1982年毕业,全国选煤设计大师,大地工程开发集团副总裁。祁泽民,1982年毕业,冀中能源集团董事,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喜民,1994年毕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杨光,2004年毕业,东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王干,2005年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副教授。开雷,2005年毕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席仁荣,2005年毕业,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亭,2005年毕业,苏州康宁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戴浩,2006年毕业,江苏省盱眙县环保局副局长。郑喜,2006年毕业,浙江迪安诊断病理中心主任。周生芳,2006年毕业,江苏师范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