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电力与农村能源重大需求,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相关技术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可在电力生产运行与管理、电气设备制造、新能源企业、教育科研等单位就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胜任电气工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核心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工程、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未来深造在能源互联网时代,以电为动力、电子信息处理与电气控制等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各种新的技术不断融合到电气工程当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就业单位本专业应用范围广阔,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天飞机的研制,这些领域都为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毕业生可在各地电网公司,电力和能源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发电厂,以及非电力企业的动力部门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上海电气、电力设计院、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西门子、施耐德、特斯拉、蔚来等。优秀学子代表:王鑫辰,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北京市市团、校合唱团团长,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外聘讲师、中国农业大学团工委办公室主任等,曾获国际民歌合唱节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黄杰明,2020届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推免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杰出校友代表:吕项羽,2005届毕业生。现任国网吉林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兼电网技术中心主任,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国网吉林电力公司劳动模范。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33篇。黄磊,2008届毕业生。现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集团公司)运行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曾获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北京市奥运会供电保障先进个人、北京市电力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等多种奖项,主持成果获得国网公司多个奖项,发表论文10余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坚实的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工程等主干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及农业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核心课程电路、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随机过程与信号分析、电子电路技术训练、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践、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FPGA数字系统设计与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未来深造近3年,平均每年约有50%的毕业生选择国内外求学深造,可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方向硕博学位。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包括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就业单位毕业后可从事智能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等相关工作。近3年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企业,三星电子、摩托罗拉、飞思卡尔半导体、华为、TCL等跨国企业和知名IT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银行系统,汽车公司等。优秀学子代表:王丹,2021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现就读于北京大学。陈珏,2021届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蓝桥杯电子类省赛一等奖,多次获得春雨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杰出校友代表:刘志春,2001届毕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国家遥感中心以提高空天领域自主创新为重点,以开展国际合作为特色,凝聚全国空天领域科技力量,全力推进空天领域科技创新。杨策,2008届毕业生。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现就职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生产与生物系统工程系,任农业机器人学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将机器人技术、遥感、数据挖掘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理念应用于精细农业领域的研究,在本领域获得多项科研奖励。通信工程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具备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能够发展和开拓通信领域新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在通信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电路、信息论基础、现代通信网与交换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验等。未来深造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主要专业方向深造。每年约有5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就业单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通信技术研发、通信系统规划等工作。主要面向国家电网、烽火通信等能源及通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航空航天等领域。优秀学子代表牛丹彤,2020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第十三届恩智浦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北赛区一等奖等,多次获得金龙鱼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现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校友代表孟海波,2012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任第六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组织完成财政部国有资本金信息安全专项、国防科技工业情报能力建设专项等重大项目研究,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工智能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需求,厚基础、重交叉、宽口径,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理论方法及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交叉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拥有较为开阔的产业应用视角与国际视野,能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技术开发、智能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机器学习、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终端、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机器人学基础、人工智能工具与AI平台应用开发实践、智能识别综合实践、智能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综合实践。未来深造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国防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技术开发、智能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单位学生毕业后可去往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无人机相关企业,或航空航天、电力及能源、金融等行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