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线多少分2025年?本文将奉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5年有意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上海,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公立性质的医药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成功进入985、211、双一流、中央部属大学行列,入选卓越医生、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共拥有56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5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份 | 理科 分数 |
理科 位次 |
|||
新疆 | 645 | 60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4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
||||
---|---|---|---|---|
省市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 | 676 | 996 | |
北京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2) | 668 | 1557 | |
天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组 |
674分 以上 |
638位 以内 |
|
天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2组 |
674分 以上 |
638位 以内 |
|
河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组 | 660 | 720 | |
辽宁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组 | 682 | 569 | |
黑龙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003组 | 693 | 166 | |
黑龙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004组 | 678 | 518 | |
上海 | 交大医学(01) |
580分 以上 |
2684位 以内 |
|
上海 | 交大医学(Q2) | 573 | 3676 | |
上海 | 交大医学(Q3) | 567 | 4662 | |
江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组 | 659 | 2662 | |
江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2组 | 673 | 812 | |
江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3组 | 688 | 122 | |
浙江 | - | 699 | 301 | |
安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03组 | 686 | 297 | |
安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04组 | 674 | 1000 | |
福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500组 | 670 | 767 | |
江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1组(临床八年) | 674 | 103 | |
江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2组 | 658 | 497 | |
江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03组(护理类) | 602 | 10149 | |
江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561组(国家专项) | 639 | 1999 | |
山东 | - | 671 | 846 | |
湖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01组 | 681 | 271 | |
湖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02组 | 635 | 5543 | |
湖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03组(国家专项计划) | 649 | 2879 | |
湖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01组 | 679 | 306 | |
湖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02组 | 642 | 3282 | |
湖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303组(国家专项) | 660 | 1322 | |
广东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组 | 683 | 167 | |
广东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组(联合培养) | 664 | 1100 | |
广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01专业组 | 674 | 116 | |
广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02专业组 | 645 | 1060 | |
广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501专业组(国家专项计划) | 618 | 3813 | |
海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 | 808 | 80 | |
重庆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组 | 674 | 560 | |
贵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组 | 665 | 490 | |
甘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02专业组 | 670 | 147 | |
甘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03专业组 | 665 | 250 | |
甘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04专业组(国家专项计划) | 632 | 1652 |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学院现有教职医务员工41636名,专任教师853名,在职高级职称5001人,博士生导师1041人,硕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2人,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19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教育部“海外名师”2人。2011年,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